原住民都很會唱歌
可是我們身旁的確有不隨節奏搖擺的同胞
原住民都很會運動
可是我們週遭確實有喜愛同手同腳的高人
在逐漸雷同的未來
我們需要「槍手」?!
近年中央頻頻喊窮而逐漸刪減所有活動的鄉公所
運動活動還是依然不可少的具體榮耀
可是對準焦距
發現幾乎都是同樣的人穿著不同的代表名稱
在跟主流看齊的部落教育
運動界是有心栽培孩童的父母心裡最後一個選擇(有些是唯一的選擇)
我們已經依賴過度使用村落裡的「明星運動員」
卻讓其他有心而只能每年不斷重複在場邊觀看的青年失去參與的角色
直到失去他們
我們還沾沾自喜那今年不曉得屬於誰的榮譽
小至村運
大到獅子鄉的麻里巴國際活動
甚至全國原住民運動大會
我們已經習慣穿著熟悉的名字而陌生的臉孔
當對手沒有威脅性
可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大家快樂就好
當勝負即將被有所決定性的影響
孩子和選手往往就成為理所當然的犧牲品
『我們要的不是比賽的輸贏,而是要選手可以有權利知道是輸給「誰」』
現在部落有兩個狀況
一個是本身沒有足夠的選手
需要從外「友情贊助」(這個我可以接受)
一個是擁有很多的選手
卻缺乏夠足量的「自己的選手」
派系的鬥爭也可以在代表權上開闢廣大的戰場(這個是個悲哀)
現在遷移是很私人的事情
往往自己的根與自己成長的領域不是自己能決定
卻在成為有所能力的人之後
成為不只兩方的親友拔河的困境
自己到底屬於那個部落
這是在現在的青年我常看到的問題與覺醒
很多朋友需要繞很大一圈
才能認同自己的「根」
卻要重新去動用更多的面對以及思考自己「成長的地方」對自己的定義
很多時候
來自長輩的自私
而需要為此付出代價的
竟然只是「選手」而已…
既然近年各地鄉公所都缺錢
而各地方對體育盛事還是很絕對的要求
民間辦理的趨勢又愈來愈盛行
那是否讓體育歸體育
別再用舊有的制度讓兩代都陷入「榮耀」的陷阱
選手可以擁有明確的代表權
更是能繡下自己的「真名」來光榮的參與
而不是每一個獎盃
都充滿許許多多的不滿與缺陷
外籍傭兵也是可以合理性的征召
別都還沒娶你家的女兒
卻義務的代表你的村你的鄉拿下你們所要的光榮
而自己的村自己的鄉卻在愛情以外的世界憤怒選手的背棄與兩難
另一方面
在不斷遊走各個可以用很「理所當然」的理由來說服選手參賽時
「選手游民」似乎是重視成績的原民世界裡的新族群
既然選手真的這麼有限
那體育以外的活動是否可以慢慢在原鄉落地生根來拓展
不找過半數的傭兵體育比賽
不辦拿卡拉的庸俗歌唱賽事
我想我們的美很美
公務機關讓大家都綁的死死(機關不等同人員)
那民間的確是個可以坐下來好好規劃的契機
大家出錢出力
鄉公所出方便
可能事實沒我想的那麼簡單
可是確實可以好好集思廣益
舉個例子
霧台鄉長久以來是熱愛排球比賽
在巔峰的選手成家立業逐一宣布交棒
而近年由於NBA的耳濡目染
年輕一輩都是「最後一擊」的高手
但由於長輩和「大村」的喜愛
排球是我們不可磨滅的「傳統」
不管已經沒有足夠的年輕排球選手接棒
而籃球比賽
是16歲(含)以下的賽制
差一年甚至一天就必須要看選手有沒有「威脅性」
來決定是否要提出抗議來剝奪也是苦苦認真練習的選手資格
沒有「威脅」
大個兩三歲都沒問題
而場景換到田徑場
由於佳暮村是培養特勤隊出身的怪物村莊
所以我們不太有選手身份的異議場面
而在一些部落可以常看到
選手想為「成長的部落」來競賽
而「血緣的部落」卻認為選手歸屬權有誤解
必須要為不太熟悉(有些是熟悉)的部落做選手來參賽
在選手只是想要在自己的故鄉比賽為前提
雙方親友必須先搞定「選手」歸誰
而選手本身沒有參與討論的空間
當然這只是原住民現今世界的冰山一角
大到全台灣的賽事也都是如此公開的秘密和問題
總在紛紛擾擾後不了了之
等待是下次這選手是否依然有足夠的「威脅」再來做討論
也許這就是現實
但也是
這也可以歸類「自我認同」的重要性原因之ㄧ
P.S.拿自己的故鄉當例子,很不好意思,純粹輔助實例,想討論當然可以
這幾年很開心
霧台鄉代表出去的選手的確都是自己的鄉民為主
雖然常常聽到哪裡的哪裡又是哪些槍手
可是輸就是輸
永遠的第二名也沒什麼不好
呵呵
贏的名正言順
至少睡覺都可以大聲打呼
有什麼不好!
我不是批評「槍手」的對錯
只是活動最後演變名不對人、人不對名
那我們失去的又會是什麼
當村落和派系都不願意採用其他的自己部落族人
我們還要那麼堅持用「鄉」或什麼的來涵蓋一個活動嗎
既然現在運動選手臉孔不斷重複
那何不扶正
來個堂堂正正的對決
「場上火爆;場下君子」
我們舊有制度的確有很多可以討論的空間
一定比例的「傭兵」是可以接受
畢竟臨時的狀況和一個村莊的困難不是我們用想像就可以周全
只是這樣的舊聞讓國際性的比賽也都如同辦理
我想這樣的狀況就必須要好好來個改進與面對
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事物
當然哪裡會有十全十美的活動
只是可以具體要求進步與改善的
我們何須閉上那珍貴的任何一隻眼
別再把理想丟給下一輩
他們要煩的不會比我們少
真的
其實重點只有一個
遊戲規則要訂好
訂好就要想辦法遵守
如何在自由心證外再尋求更多的要求
原住民最大的優點跟缺點都來是人情
如何在賦予意義的感性和毫無瑕疵的榮耀取得最小公倍數
這樣活動才有延續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為部落而請假的選手
這樣的競爭才能讓人認同
當然比賽後延伸的慶功與分享的問題
等未來我們再提出討論吧
今天打球(只敢利用週五、週六人會多的日子來打球)
看到一個同村中風的長輩
在他孝順的兩個兒子不斷利用放假時刻
陪伴並且慫恿他們父親來公園運動做復健
甚至讓他重新面對人群
今天看到他跟兒子打排球時
那明顯進步的矯健
真的打從心底為他和他的家庭開心
在此順提紀念
叔叔,加油!
- Nov 11 Sun 2007 03:15
槍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