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化產業
顧名思義就是文化商業化
在時代洪流下
部落的就業機會就必須籠統的向觀光發展
但如何在文化商業與商業文化中取得平衡與拿捏
再多的經驗也始終得不到一個最終的共識
當把生活當作商品來展售
如何包裝、行銷、利益分配
又如何取得最基本的尊重與尊嚴
我們又需要給消費者什麼
又必須教育觀光客什麼
或者我們又有什麼條件要求外來者去服從我們的禮儀與規則
往往在各部落裡頭
最主要的問題其實還是來自始終無法交集的共識
在利益與隱私之間
什麼叫過
什麼叫可惜
當教育水準明顯提升的現代村民
如何製造雙贏局面與協商機制
反而其實是部落邁向觀光化最致命的問題核心

花東地區富於盛名的豐年祭
在縣政府、鄉鎮公所以及當地有為青年的努力下
已有相當的觀光資源與開發
可是某些過度讓外人參與的部落
已有失去豐年祭原有意義與味道的現況
在當地部落居民都變成很散漫的彈性參與下
一個部落的核心價值與凝聚其實已瓦解的蕩然無存
而豐年祭在爹不疼、娘不愛的狀況下
演變成只是變相為向縣政府要求金費多寡的沙漠文化
另又有些部落演變為舉辦兩個豐年祭的趨勢
一個為向公務機關以及龐大的觀光客而舉辦的官方活動
另又有擇期的純為當地居民才行參與的傳統豐年祭
雖然累了點
但依然吸引到觀光客
也延續了部落青年彼此的向心力
但大費周章的計畫
成果如何其實還是見仁見智

在我們謾罵公家單位的扭曲與商業文化
我們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反對活動所呈現的內容
而不是反對利益分配問題
當衣食住行未獲得滿足
文化與傳統其實只是給學生與有錢人呼口號的玩具
當生活要邁向民主
其實真正要面對的是龐大無法預料的嘴巴戰爭
在外來利益價值觀已融合為現代的價值觀時
共享的傳統價值觀其實只能在少數人以及粉飾太平的活動場合裡見到
我們不只要適應現代的社會
還要適應接受現代文化的傳統社會
這沒有對不對
只是願不願意去面對及努力協調的問題而已

我的認知與看見
當一個部落開闢公路或位居交通要塞時
文化的流失是我們都無法想像的快速
所以我認同警察哨的存在(這也是我不贊成開通公路霧台往台東的理由)
但在觀光的發展路途上
撤哨是倒數計時的共識
但要如何控制遊客的量與質
其實霧台鄉的鄉民一直都不定期的在討論
在開發上
我認同的是各自尋找定位
不需要各部落都要有遊客的造訪
有觀光、有民宿、有純居住、有賞櫻、有護溪…
觀光最怕是發展趨向一致性
並非不認同商業進駐
可是當外來企業卻沒融合當地巧思與神話故事
那種千遍一律的景象是讓誰都會對這樣的故鄉逐漸失去興趣
我們有自己的文化深度與觀光潛力
模仿是好事
可是一昧的抄襲最後輸的依然會是自己
雖然有些是行政部門無法轉圜的法制問題
可是現在的原住民最常遺忘的是
誰才是真正的主人
當公務機關無法資助或分身乏術時
豐年祭就要取消?
活動就無法舉行?
是我們過度的依賴
忘記我們也可以用簡單的方式
舉行讓自己也能感受尊嚴的活動與傳統儀式

其實很多問題
最後牽扯到的依然會是自治的問題
我不贊同自治區的通過
至少在我們人才嚴重缺乏的現在還不行
早年在培養原住民精英的政策裡
讓人才往固定的方向集中及培養
卻在逐漸朝向觀光的現代村落裡
變成我們擁有許多螺絲釘
卻不是每個型號都具備的狀況
當我們還沒足夠的能力管理我們自己
當我們還沒充實的智慧發展我們自己
當我們還沒成熟的雅量培養我們自己
自治是危險的
很可能泡沫化
更可能自食其果
所以往觀光的路上
不能為短利而莽撞實行
錢很重要
但在核心價值還未建立與創造前
取得基本的共識是現在最需努力的

讓主流社會認識我們是美好的
可是不同的價值觀是不能勉強接受彼此
所以我們能追求的是互相尊重的人際底限
我們不是販賣文化
而是分享確實存在的生活
如果連我們自己都搞不清所言所行
又如何說服旁人
更如何說服下一輩
我們確實存在的尊嚴呢
沒有什麼未來是不可能的
只是我們是否有足夠的智慧來做準備與應對
有好的經驗要學
有不好的故事要警惕
發展屬於自己的產業與內容
開拓經濟之餘
屬於我們專屬的教育也要延續與傳承
永續經營
除了經濟
當然還有我們魯凱族的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i700621 的頭像
    mai700621

    mai的部落格

    mai700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