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常常會發愣的想
【人權】有無上限的存在
又什麼狀況才允許底限的設定
要求多少會被稱呼為刁民
妥協幾步叫放棄
當見仁見智的世界裡要取得最大公因數
又有多少折衷是我們真正能接受的(或不得不接受的)
其實身在其中
對內部的感慨會大於對外部的衝突
當一無所有時會掙扎著憐憫
可當發現希望時又會逐漸發貪婪的芽
人性就是在希望中看見黑暗
在絕望中取得諒解
可是如果沒有黑夜的吞噬
又該如何發覺曙光的美麗與震撼
可能是巧合
也可以是機運
當山裡的主人在平地逐漸焦慮與躁鬱
密集的離開可以有很多很多的說法
但真正睿智的人是不會用【科學方法與數據資料】來說服大眾
我們不是金魚
死光了還可以重來
大自然的力量不是靠責怪和推託
但不要用統計方式來解釋我們對山林的依賴
你們可以不了解
甚至冷眼旁觀都好
但如果還在乎彼此都是住在同一塊島上的份上
我們已經失去熟悉
請讓我們用自己的力量去搭建你們也同意的【故鄉】
對災難過後不斷離去的親朋、好友
以及陸續在醫院等待不知道該等待什麼的長輩們
請不要輕易放棄生命
我們是自私的
用滿溢的思念換來你們身上的疼痛
也許我們無法像你們這般的堅強
但我們會加倍努力茁壯的
請別再這麼快的一一離去
就算過的不愉快
但我們也會一起努力度過
不是嗎
全站熱搜